关闭

1 、症状

要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

 

1.jpg

韭菜锈病病症(图示)

 

2、病原形态

韭菜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锈菌目、葱柄锈菌〔Pucciniaporri(saw.)wint.=P.allii(DC.)Rudolphi〕侵染引起。

3、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周年以夏孢子转移侵染,借助气流传播。温暖而多湿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尤其毛毛雨或露多雾大天气时较易流行。品种抗病性差,偏施氮肥过多,种植过密和钾肥不足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发病。

常发生于5-6月和 10~11月。春季在叶表面形成许多褐黄色椭圆形隆起点(夏孢子层),而秋季形成同样的混有黄色的小黑粒(冬孢子层)。这种小粒级盖全叶时,叶片便枯死。

4、防治措施

4.1因地制宜寻找和选用抗病品种。

4.2管理好肥水。尤应避免浇水过度与偏施氮肥,提倡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以增强植株抗性,有助于减轻危害。

4.3早喷药预防和控病。应于植株尚未完全封行、病害发生前,最迟于见病时就需动手喷药。除参照葱锈病用药外,还可喷施50%超微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20%石硫合剂膏剂150~2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75%百菌清(1:1,即混即喷)600~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交替喷施,喷匀喷足。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