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花生锈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花生发病后,会造成15%的减产,严重时减产高达50%,同时还会使花生出油率下降。

 

1.jpg

花生锈病病症(图示)

 

(一)花生锈病症状

花生锈病在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但以结荚期以后发生严重。叶片染病,叶背初生针尖大小的疹状白斑,叶面呈现黄色小点,以后叶背病斑变淡黄色,圆形,随着病斑扩大,病部突起呈黄褐色。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的粉末,即病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周围有一狭窄的黄晕。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干枯,似火烧状其他部位染病,夏孢子堆与叶片上的相似。被害植株多先从底叶 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色变黄,最后干枯脱落,重病株较矮小,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

(二)花生锈病病原与发生规律

落花生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南方花生产区,锈病可于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以夏孢子辗转侵染,也可在秋花生落粒长出的自生苗上以及病残体、花生果上越冬,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夏孢子可借气流、风雨传播,在叶片具有水膜的条件下进行再侵染。花生生长期的温度都能满足病菌孢子发芽需要。高湿,温差变化大,易引起病害的流行。氮肥过多,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能加重病害发生。春花生早播发病轻,迟播发病重;秋花生早播发病重,反之则轻旱地花生和小畦种植的病害轻于水田和大畦花生。田间自生苗多,越冬菌源量大,第2年锈病发生就严重。

(三)花生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夏孢子萌发温度11~33℃,最适25~28℃,20~30℃病害潜育期6~15天。春花生早播病轻,秋花生早播则病重。施氮过多,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排水条件差,发病重。水田花生较旱田病重。高温、高湿、温差大利于病害蔓延。

(四)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温差大易发病。

5、害虫危害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6、土壤疏松、腐殖质多的田块易发病。

7、播种早、管理粗放的发病重。

 

(五)花生锈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耐病品种

实行1-2年轮作。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南方花生区春花生应在惊蛰前种植,改大畦为小畦,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做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蔓及自生苗,秋花生于白露后播种。花生开花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预防。适期检查早播、低湿的地,当发病株率达15%-30%或近地面1-2叶有2-3个病斑时,进行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2、可喷施下列药剂

40%福美双·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拌种灵·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2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药时加入0.2%展着剂(如洗衣粉等)有增效作用。

3、花生锈病防治方法

花生锈病使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病斑,造成叶片干枯,果壳数量减少,影响花生产量。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农作物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

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播种后用药土覆盖,易发病地区,在幼苗封行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适时早播,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