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此次新推出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品种,将有利于持续提升粮食大面积单产水平。

从审定情况看,这几类作物品种创新都取得了新突破。水稻方面,审定通过米质达到国标1级优质米品种50个,较上年增加6个;高产、优质、绿色的“三好品种”28个,同比增加6个。玉米方面,审定通过15个籽粒机收品种,覆盖三大主产区,籽粒含水量平均为23.7%,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耐密品种选育初现苗头,郑原玉333、郑品玉608等品种在西北种植密度每亩达6000株以上。大豆方面,审定通过17个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占比达到五分之一,亩产最高达到240公斤,含油率最高达到22.97%,同时筛选推荐了7个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

“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依靠提升单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刘长全认为,目前我国粮食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需求逐年增加,需要持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此外,我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出率低,也亟须提高单产水平。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提升单产潜力较大。从品种看,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技术看,各地创新了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浅埋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以上,但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推广。从高产典型看,近几年通过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项目县小麦平均亩产比所在省份高91公斤、水稻高50公斤、玉米高120公斤、油菜高28公斤。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头号工程,以100个大豆、200个玉米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主推密植技术模式,集成配套各类资源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今年单产提升示范区大豆种植密度每亩普遍增加800株至1000株,高产田块密度达2.4万株,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密度在2.3万株至2.5万株。按照3株一两豆测算,亩均增产30斤左右。100个主产县单产提升对总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为提高单产,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老赵庄镇对粮油作物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逐一落实良种包衣、秸秆还田、“一喷三防”等关键提单产技术措施。“我们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通过实行精细机播、水肥一体化提高单产。同时,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购买利于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高性能播种机械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专用机具。”老赵庄镇镇长刘殿锋说。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田畔村,种植大户肖文龙今年种了280亩晚稻,采用侧深施用缓释肥技术,减少了10%的化肥用量,亩产也得到提高。吉州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廖华峰说,当地应用良种良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基础,加大营养诊断以及增施有机肥、绿肥替代等技术集成应用,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生物农药使用。在水稻生长关键时节,对中、晚稻喷施叶面肥3万余亩次,增强抗性,提高粒重,从而提高单产。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产需形势、单产潜力,采取分层次推进的方式,第一层次是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大豆、玉米两个作物,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重点,率先启动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尽快实现突破;第二层次是产能提升有需求的油菜、水稻、小麦,农业农村部指导各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实施;第三层次是棉花、甘蔗等重要的大宗经济作物。加强科技攻关,加快集成推广,全面提升单产水平。

刘长全表示,要以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突出大协作攻关、优机制推广、强政策支持、整建制推动,促进全要素补齐短板、全环节融合打造、全领域带动提升,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2023年梨园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冬季大棚蔬菜农药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