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型项目 资讯内容

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赵宇恒

  “做信息员最开心的就是能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我想把信息化的成果都带给村民。”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岫云村益农信息社信息员李君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2016年3月,村支书李君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村里益农信息社的信息员。岫云村距县城52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通过接入信息进村入户平台,李君帮助岫云村及周围农户网上咨询农业专家、参加技术培训、代订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生活用品,还会时常发布一些农产品供应信息、劳务信息。信息化手段的介入让村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前村里老人要充话费还要跑很远,来回得花个5块10块的车费。遇上欠费停机的时候,家人联系不上,更是着急。现在他们打个电话给我,我就能帮他们解决了。”李君说,这虽然只是几块钱的小事,但却是村民实实在在需要他做的事情。

  “刚开始做信息员的时候,村里总有村民不太信任这些新事物。有一次,一个村民问我能不能利用益农信息社的平台,帮他卖些东西,我答应了,那次帮他多赚了500多块钱。”李君说,从那之后,村民开始接受益农信息社、接受信息员,而这期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农产品的上行销售一直是这个小山村的大难题。李君想到了电商。岫云村益农信息社一方面结合微信、天虎云商等互联网销售平台,通过手机APP,做到产品直接溯源到养殖农户。另一方面,组织和培训农户在益农信息社的平台上发布各类供应消息,借助餐厅和食堂打通农产品直供渠道,结对帮扶,解决当地农民渠道窄、销售难的问题。

  “今年3月份,我们村在成都开了家特色扶贫体验餐馆。”李君说:“通过这个岫云村自家的餐馆,村里的米、面、蛋、禽、肉找到了新销路,还帮着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一些顾客在餐厅吃着好吃,还会到电商平台购买我们村的农产品,村民又能多一笔收入。”

  李君介绍,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摸索,岫云村益农信息社已为贫困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产品溯源体系,所有农产品均采取订单式生产,以高于市场价30%保护价收购,并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预售。2017年岫云村益农信息社借助平台销售300余户贫困农户养殖的生态农产品,总价值270万元,合作农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

  眼下,岫云村依托益农信息社进行农产品组织和销售,带动农户收入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生产积极性,由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的模式逐步推广至周边白驿镇、月山乡、五龙镇50余个行政村,带动近1000户贫困户增收。

 

上一篇:农产品“触网”花样翻新 哪种最好使?

下一篇:珠海推出流动式共享农用无人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