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棚的菜农都知道,大多数病害都喜欢潮湿的环境,外界温度较低,棚室放风时间短,棚内湿度大,各类真细菌病害开始发生。
在一个大棚种,哪些地方湿度更大,病害往往由哪个地方的植株开始侵染,进而逐步危害整个大棚内的植株。像在黄瓜棚内普遍发生的霜霉病,去发病的棚室内看看,棚前脸处的植株发病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植株,而且喷药后效果要差,为啥?就是因为棚前脸处湿度更大。
近段时间黄瓜棚内发生较严重的烂头顶,有菜农反映,就是先从棚室东西墙处的植株开始发病,也是因为两墙也是棚室湿度较大的地方。
棚前脸是薄膜上露水流下的地方,且高度矮,散热面积大,是棚内温度降低最快的地方,不利于湿度降低。还有,棚前脸离顶部通风口距离最远,通风差。当前降低棚室湿度的方式主要是放风,但冬季放风口只开在棚室后边,棚前脸以及靠近两墙处通风差,所以湿度高。
在湿度大的条件下,一些真菌或细菌性病害就很容易发生、蔓延,导致植株受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棚室前脸处及两个侧墙处是病害的高发地段,即病害发生时一般都是先在这两个地方出现,然后再在棚内蔓延。对此,提醒菜农朋友在防治病害时一定要密切注意棚室内的这些高发地段。
首先,要经常仔细观察棚室前脸及两侧墙处的植株长势情况。如果该处植株有霜霉病、靶斑病、黑星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发生时,应该及时对全棚植株喷施相应的药剂。
其次,在喷施杀菌剂时,需要重点照顾棚室前脸及两侧墙处的植株,喷药时要尽量做到细致、周密,以防病原菌的传播、侵染。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