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型项目 资讯内容

驱车行驶在山东省罗庄区黄山镇新修建的幸福小康环线路上,道路两侧是金黄色的麦田,穿过武河湿地便是临沂市农发办、市编办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组所在的黄山镇东蔡村。该村南邻沂河,农田水利设施匮乏,村民靠天吃饭,集体处于无产业、无收入、无公共设施的“三无”状态,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然而在第一书记工作组到东蔡村一年后,新修的水泥路面通到各家各户,街道两旁的翠竹迎风摇摆,村头白色的大棚连成一片,村民正忙着将刚摘下的哈密瓜装箱,老人们在树荫下聊天,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变成瓜果飘香、尊老爱幼的乐园,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正在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迈进。

 打水井、修路、挖水渠 第一书记倾心打造惠民工程

去年3月初,随着临沂市启动第三批第一书记派驻工作,赵乾坤、聂国峰来到东蔡村后,每周至少会在村里呆上5天,每天一有空就在村内转,走村串户,田间地头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听群众聊天,与群众拉家常。他们自己不抽烟,为了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他们的口袋里时常装着一盒烟,“敬上一支烟,一聊一整天”,第一书记说:“小小的一支烟,就打开了群众的话匣子,拉近了心的距离,工作更好开展。”通过走访,第一书记工作组很快就摸清了村情民意,决定先从村民反映强烈的“喝水难”“行路难”入手,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

近几年,由于东蔡村水源较浅、自来水管网老化破损严重,“村委门口一段20米长的管网就有三处漏水的地方,老百姓都提意见。”村委会主任林茂杰告诉记者。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向所在的市农发办、市编办个单位领导汇报,协调争取了水利部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30万元,打深水井,重新敷设自来水管网,完成从水源到输水管网全面升级,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

“去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街上的积水都齐腰深,村里好十几户家里被淹了。”村主任林茂杰说。因为村里的路多半都是土路,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雪天气,村内到处积水、泥泞不堪,第一书记工作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工作组多方筹集资金实施村庄道路硬化工程,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事一议”项目资、户户通工程等项目资金210余万元,将全村街道路面进行硬化并配套建设排水沟,形成“4纵5横”村庄硬化路面格局,实现村庄道路硬化全覆盖。同时,还积极争取幸福小康环线路项目,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修建小康环线路8.037公里,与周边贫困村连穿贯通,真正实现了抱团发展。  

在东蔡村,记者见到了75岁的刘春秀老人,她正席地坐在自院前树荫下的水泥地上和几位邻居聊天,提起村内这一年多的变化,老人笑着说:“以前是土路,下雨巷子里到处有积水,平时到街上和街坊四邻拉呱手里都拿着马扎,现在这水泥路面天天有人打扫,随便坐。”“户户通把水泥路都修到了各家门口,排水沟也给修上了,真得好好感谢第一书记。”另一位村民补充到。

此外,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实施惠民工程,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项目3个,总投资390万元,共计修建田间道路1350米,打深水井1眼,浅井2眼,开挖排水沟渠3000米,铺设输水管道5000米,切实加强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对于这些变化,村里的老百姓纷纷为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第一书记可真不孬,这一年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扶贫 “第一书记”甘当王婆 朋友圈狂卖哈密瓜

“来采摘我们欢迎,但我们也有成本,你给的价格有点低了,得涨涨。”在东蔡村哈蜜瓜种植基地,东蔡村支部书记陈君光正在跟前来洽谈采摘业务的丁先生讨价还价,一边说着一边将刚切好的哈蜜瓜递了过去。“我们村的这个哈密瓜本身就是扶贫项目,老百姓种瓜不容易,再涨涨价。”驻村第一书纪工作组的同志帮着还价。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市农发办、市编办派驻黄山镇东蔡村第一书记工作组结合村内实际,在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下,引项目、转方式、调结构,把扶贫攻坚的落脚点放在了产业发展上,同时为贫困户“量身”制定了精准扶贫措施,发展特色大棚瓜果种植、引进企业扶贫加工点等项目,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单纯的粮食种植收益太低,我们就打算问土地要效益,增加土地附加值。”第一书记赵乾坤是毕于业山东农业大学的博士生,他告诉记者,东蔡村农业种植区属于沂河冲积平原,矿物质、有机质含量丰富,经过检测适宜种植瓜果蔬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第一书记工作组引进资财政资金167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设大棚44个,引入“西州蜜25号”哈密瓜良种,发展特色大棚瓜果种植基地。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大棚返租到户,租金收入全部归村集体,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7万元以上,然后根据财政资金构成比例,扶贫专项资金产生的效益,拿出一定比例进行分红,每户年均增收500元以上。同时对村民加强技术培训,从济南聘请种植专家,为种植户上课培训,现场指导,并签订瓜果种植管护协议;为拓宽销售渠道路,还与果业、电商平台等合作,确保群众增收。

东蔡村65岁的陈质老人是哈密瓜基地的种植户,今年承包了种植基地的两个大棚,他说:“真没想到我们这种小麦的地里也能结出这么甜的哈密瓜,一个棚收入一万五六,比单纯种粮食强多了。”

“农产品种出来,怎么卖出去是大事。”第一书记赵乾坤说,“为了更好地帮助种植户打开销售市场,除了传统的销售模式以外,我们也做起了微商,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吃瓜群众群之东蔡村哈密瓜’微信群,在朋友圈卖瓜”。  

据了解,在“吃瓜群众之东蔡村哈密瓜”微信群里,微赵乾坤、聂国峰带头将自己的信好友请进微信群,在朋友圈大力推广村里种植的哈密瓜,接受网友预定,并给送货上门。“我们白天接的订单,下午第一书记回城里的时侯就给送到各个小区门口,让客户到小区门口自取。这几天我们光从朋友圈就卖出去五六千斤了。”东蔡村的大学生村官孙波负责微信群里的接单工作,他说,“因为瓜的质量好,回头客特别多,我们这一季的哈密瓜销售也进入尾声了。”

朋友圈卖瓜,也让东蔡村的哈密瓜在当地小有名气,吃过的人口口相传,引来大批的采摘队伍。陈质老人指着瓜棚前面的水泥路说,“第一书记在朋友圈里卖瓜,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们这里的哈密瓜好吃,前些天的端午节小长假,这条路上的小汽车都排不开,有很多还是外地车牌,都是来我们这里自驾游采摘哈密瓜的,现在我两个瓜棚里的瓜剩下的也不多了。”                                       

此外,为帮助群众广增收入渠道,第一书记工作组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多次考察、协商引进了扶贫项目加工点。

在村内的临沂太平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加工点的扶贫车间内,64岁的陈兆兰老人正在忙着给包装袋安装手提绳,“我这个年纪也没法出去打工,从这里干不耽误我种地做饭看孩子,一天还能赚个二三十快钱,怪好!”陈兆兰老人开玩地笑着说,“这是我的‘副业’,接送小孙子上下学、给一家人做饭是正事。”据了解,仅这个加工点就安置了贫困户10余户、贫困人口20余人,富余劳动力40多人,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优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第一书记工作组在原柳编户基础上,建立了柳编扶贫加工车间,采取“公司+加工点+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和富余劳动力就地实现就业。“我们村的这两个扶贫车间,主要是为了解决贫困户、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就业问题 ,让她们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挣钱的门路。”聂国峰说。

据了解,村东蔡村现有人口311户、10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28人,2016年年底已经实现整体脱贫。     

  实施“品质乡村”行动 打造美丽乡村

走在东蔡村内的主题文化街上,两侧墙壁上的宣传画特别显眼,“我们打造的这两条孝德善举、安全知识宣传等乡村主题文化街,画各种图画700平方米,已成为东蔡村的‘孝德文化’园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组的聂国峰告笑着跟记者说,“我们这是‘人在街上走,文明心中留’。”

据了解,第一书记工作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实施“品质乡村”行动,在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民生工程方面做足文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第一书记工作组结合村内情况,争取资金110多万元,积极开展“五堆”清理、道路绿化、排水沟清淤、旱厕改造等工作,种植樱花、石楠、竹子等苗木 40000余棵,清理“五堆”垃圾200多车,修建排水沟3800米,花池1200平方米,改造旱厕132多户,同时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让村庄面貌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我们村紧靠沂河,风景优美,土山闸就在村头,所以就协调临沂沭河管理局,又投入70万元,修建了2.1公里沂河河岸路,下一步我们将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增加集体收入和群众收入。”第一书记赵乾坤说。

为全方位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条件,第一书记工作组在市农发办、市编办的支持下,投资170万元的幼儿园、投资100多万元的党群服务中以及村民文化广场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投入使用后,将解决村民适龄孩子的入园问题,也将实现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村民健身娱乐全覆盖。

东蔡村是临沂市农发办第一书记帮扶村,农发办主任高立存说:“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文明共建活动,在市农发办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的同时,带领东蔡村争创区级文明单位,把村民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一块搞上去。”

上一篇:沈阳近四成秸秆有效利用

下一篇:我国将建立征地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