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

人造肉加紧布局国内市场的动作有点明显。去年11月,天猫货架上出现了加拿大人造肉品牌Omni Pork销售的人造猪肉、人造鸡肉,其中人造猪肉售价为每斤60元。
几乎同时,国内一些本土公司也瞄准了这个巨大市场:去年11月,国内植物基人造肉公司星期零(STARFIELD)与奶茶品牌奈雪联合推出一系列人造肉汉堡,与连锁西餐“棒!约翰”联名推出“未来肉披萨”;上个月,星期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国内引入人造肉概念的多是快餐品牌,以往快餐一直被人诟病“不健康”,而此次引入人造肉时大打“健康牌”,而且目前还有一家券商高调表达了人造肉更健康的观点:“从安全角度,人造肉可消除普通肉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的威胁,降低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从营养角度,人造肉通过人工培育与成分调整,比普通肉营养价值更高。”
4月23日午后,人造肉板块集体走强,双塔食品和京粮控股相继涨停,丰乐种业、大康农业涨逾9%,来伊份、北大荒、维维股份等多股走强。
而此次Beyond Meat联合国际连锁快餐企业,与国内人造肉供应商争抢赛道,动起真格:为了开拓国内市场,Beyond Meat宣布开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同时上线一个中文网站;星巴克宣布已在中国重新开放了超过95%的门店,全线销售新品。
中国素食消费者占比并不大,人造肉为何如此看重中国市场?
一方面是需求在增大,另一方面是市场体量小。目前国内并未出现绝对的行业巨头,仅有从事植物肉业务的公司,如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等,而且这三家企业2018年总营业额加在一起,仍远远低于Beyond Meat一家公司,国内人造肉市场集中度低,体量较小。
人造肉迎来高光时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发展前景的热议。行业普遍表达长期乐观的观点,但指出想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要继续跨栏。
第一个门槛是价格贵。人造肉价格远远高于真肉的原因在于技术成本高,难以量产。国盛证券研报显示,第一块人造肉饼出现在2013年Mark Post 教授实验室里,当时的成本是 32.5 万美元;五年后,Future Meat公司生产的人造肉成本是每磅 10000 美元左右。研报还称,降低“培育肉”成本的关键因素是降低血清成本,而目前单算血清成本就远高于鲜肉价值,由此导致“培育肉”缺乏价格竞争力,难以大量生产。
第二个门槛是口味“差”。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造肉的口味已经无限接近真肉,但通过此次肯德基、星巴克的新品公测等促销行为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产品,与国内消费者日常饮食习惯仍有差距,接受度存疑。
第三个门槛是无标准。目前人造肉在国内大打安全、健康牌,但记者查阅国家食药监等部门的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都没有查到权威说法。据悉,目前“人造植物肉”国标正在制定中;同时,中国工程院已启动“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生物培育肉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将从战略层面研究“培育肉”。

上一篇:2020年种植业生产关键技术(八)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马瘟防范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