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

近期以来,我国华北新玉米市场价格反弹行情持续,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高点冲破2000元后继续上升10-20元/吨。主要是进入11月,由于东北新粮上市高峰未至,华北新粮供应持续偏紧。11月1日开始,针对超载车辆的处罚升级,加上之前的双拖变单拖,东北产区汽运运力受到影响,可用运力缩减,上游发货找车难,导致玉米流通成本增加,用粮企业的到货成本抬升,库存不足。然而上涨的行情更进一步刺激了上游的惜售心态,上市本就偏晚再加上惜售不卖,使得其他产区没有东北玉米进补,物流导致下游涨价进一步上游选择惜售,所以出现市场阶段性供应短缺。
供应:受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影响,2016年以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年下降,后期种植面积仍有继续下降的态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2020年度我国玉米产量预估已经从之前的小幅减产调整为小幅增长,去年玉米产量为2.731亿吨。今年新季玉米供应并未呈现出之前市场所预期的减产情况。期末库存预计8000万吨。玉米每年有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实际进口数量为300万吨左右。15年之前主要是进口美国,15年以后主要是进口乌克兰。目前数据得知乌克兰占到进口的65%,美国27%。
需求:预计2019年至2020年度(10月至次年9月),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7496万吨,同比增加203万吨,增幅为0.7%。受生猪价格上涨和国家恢复生猪生产措施的拉动,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将提高,生猪出栏体重增加,饲料需求将逐步恢复。同时,玉米深加工产能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有利于扩大玉米加工转化量。未来生物燃料和玉米淀粉仍保持较高增长,往年历史数据得知饲料消耗玉米占到60%,淀粉和生物燃油占到20%。
由于国内玉米原料成本同比去年偏高,但是终端消费季节性偏淡和采购谨慎备货,导致淀粉与酒精价格提升力不足,近一周我国北方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堪忧,短期国内玉米淀粉与酒精消费偏淡和备货谨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生猪出栏头数在7亿头上下。若按平均每头生猪出栏标准体重115公斤测算,生猪年出栏8000万吨左右。按照正常的养殖猪料比3∶1和生猪饲料配方中平均65%玉米计算,我国年生猪饲用玉米数量将达到1.57亿吨左右。显然,生猪玉米消费量是巨大的。既然生猪养殖饲料玉米消费是巨大的,那么生猪数量或存栏比例的变化将会对玉米需求产生巨大影响。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9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可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滑,生猪存栏环比下跌3%,同比下跌41.1%;能繁母猪存栏下跌2.8%,同比下跌38.9%。
这是官方权威数据,在短短一年内生猪存栏下降超过四成,且仍在下降趋势中。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快速下跌态势,尤其是今年5月份以来,降幅开始加速。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生猪恢复需要经历受孕、产仔、育肥和扩大再生产一系列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因此,生猪恢复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可以预见,下年度我国生猪饲料玉米消费将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这个程度上来看,明年的玉米消费量可能比今年更差。市场普遍认为,农业农村部所监测的存栏数据可能还是保守的,实际存栏数据或许更低。
近日,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集中创新低,西北、东北等地有强降雪。降雪将使东北“地趴粮”面临霉变风险,粮农势必加速售粮变现。对于新一轮强降雪,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北部分地区粮农手中的“地趴粮”。众所周知,在新粮上市初期,由于东北及华北两大产区降水稀少,使得新玉米的自然去水分过程非常顺利,对于多数缺乏储存条件的粮农来说,“地趴粮”已经成为存储玉米的主要方式。而这种存储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害怕降水尤其是降雪,一旦遭受强降雪,玉米本身的水分以及霉变指标都将朝着不利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在强降雪到来之际,以“地趴粮”存储方式为主的粮农,势必要将手中的新粮出售变现,以此来规避粮质下降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天气也是一把双刃剑,大风天气导致营口港持续封航,而黑龙江省大范围降雪导致多条高速公路封闭,对新粮上量、运输、港口各航线和船期均造成较大影响。短期产销区玉米价格都将有所支撑。
总之,短期的涨价是物流带动,长期的涨跌还需要看供求关系。如果想早卖粮的话,现在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下半月在没有政策的影响下,粮企遇到集中卖粮期,肯定要压价,抑制价格上涨。部分贸易商忌惮价格下滑,提前安排出货,这也导致东北地区近期出货速度明显加快,当地深加工到货车辆也大幅度增加。农户的惜售以及物流情况和天气情况给予市场短暂的支撑,不过玉米市场已经进入卖粮周期,且眼下整体到货较前阶段也是明显增加,且越往后推,集中卖粮的压力会越大,而企业囤粮意愿不高,基本面的压力也会逐步放大,需谨慎11月底到12月份的玉米集中上量带来的下行压力。

上一篇:2019年第47期水稻市场盘点

下一篇:2019年第47期禽蛋市场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