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合作社 资讯内容

吴川樟铺镇下村村通过土地流转将1100多亩农田集约起来,以租赁的方式租给合作社进行耕种,租金返回给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共同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签订合同约定每年12万元返还固定收益给贫困户;鼓励贫困户积极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并参加合作社就业培训,并鼓励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就业安排,帮助本地劳动力就业。该脱贫模式在当地极大地带动起了贫困户的脱贫激情与行动,广东省委党校温松博士也专程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该农民合作社无形中促进了村庄民主决策的发展。

12日上午,记者到达樟铺镇下村村大朗农田种植基地时,一场春雨迅猛而来。把正忙于闹春耕的村民打了个措手不及。因这场雨,记者得以和躲在避雨大棚下的村民聊了起来。

“这片稻田面积大概有将近3000亩,在承包之前被丢荒了起码有10年以上。到现在为止,已经集约上了1100多亩。准备带村民一起把水稻项目产业搞起来。”头戴草帽、满身泥巴的小伙子陈伟胜一边捋着头发上的雨水,一边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樟铺镇党委书记许剑桢告诉记者,集约起这片千亩农田种植水稻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就是陈伟胜,此外还有陈康贵、陈华、陈洁和姚捷连等5人。他们既是村里人,也是“吴川市泰丰农业机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村里一位陈老伯告诉记者,这片农田种出来的水稻品质一贯优质,由于多年来外出人员逐渐增多,农田也就逐渐被丢荒,现在要大面积重新盘活种植稻谷,刚开始大家的态度并不是很明朗,合作社通过多种渠道消除大家的疑虑后,大家的劲头起来了。

“在就业上,优先照顾贫困户。下村村有贫困户92户312人。在该项目上,扶贫资金投入80万元,每年固定收益12万元返还贫困户。每年两次分红,这个月底进行第一次分红,春节期间实行第二次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社员会有福利分红,其他贫困户会有大米、猪肉等福利。同时鼓励贫困户加入村合作社,促进本地就业,现在贫困户日薪有90元每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驻村干部刘亮对记者说。

“我们今年种植了200多亩泰国茉莉香米的秧田,实验成功的话,会在原来基础上多品种种植其他水稻。”陈伟胜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稻田对记者说。据了解,2016年9月成立的吴川市泰丰农业机械种养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为完善千亩水稻产业项目的各项措施,目前正在筹建烘干房、仓库、培训室、机库棚、维修车间、育秧大棚等相关配套措施。

贫困户“租金 固定收益 就业收入”三连赢

下村村大朗农田水稻种植项目是吴川樟铺镇最大的农田水稻项目。记者当天在农田基地现场看到,村内农田连片面积较大,农田地势平整,水源充足,农田肥沃,适合机械化水稻种植。陈伟胜表示,合作社会通过科学管理、有序发展、持续经营充分发挥本地农田种植优势,计划建设成为国家级农田示范基地。“承租的农田,每亩每年租金400元,每年先交纳租金给贫困户(村民)再耕地。”陈伟胜表示,除了租金,村里的贫困户还会有其他收益。记者为此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该项目由下村村委会牵头和“吴川市泰丰农业机械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以租赁的方式租给合作社进行耕种,租金返还给农户;村委会通过扶贫专项资金投入80万元,合作社每年返还固定收益12万(本金收益)给贫困户,同时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在该项目实现本地就业,共同开发下村村农田水稻种植项目。

据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11.2万元,其中合作社投资331.2万元,村委会投资8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专款专用;村委会通过扶贫专项资金投入80万元,合作社每年返还固定收益12万(本金收益)给贫困户,预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61户每年每户收益1500-1600元;五保户、无劳动低保户31户每年每户收益价值900元的大米;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在该项目实现本地就业,通过培训,解决劳动力本地就业;目前提供固定岗位8-10个,年薪2万左右,在春种秋收农忙期,聘请贫困户作为临时工,日薪70-90元。

农民合作社无形促进村庄民主决策发展

下村村合作社是如何归集土地的,合作社又是如何组织运作的?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合作社有五个发起人,其中陈华是他们的技术骨干,其原来已经在村里种了100多亩水稻,熟练掌握种稻的各个环节技术,经验丰富。陈伟胜早前家境艰难,成年后长期在外做建筑外墙工程,父母年岁日长,不再想出去漂泊。同时看到小时候自己也耕种过的这么大块的良田被一块一块的丢荒,倍感心痛。于是决定和村里有同感的同伴合伙种田,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村组长的支持。合作社成立后,他们在组长协助下,一户户谈下耕地转租合同,有些实在不愿意出租的农户也通过置换(即用片区边缘质量相似甚至更好的田置换农户位于片区中间的土地以便于机械化耕作)成功解决,同时也跟村小组签订了承包合同。土地归并完成后,合作社的几个发起人自己动手,对土地进行了五次深翻,使其具备了耕种条件。水稻收割后,合作社并不直接卖稻谷,而是出资建了个小型加工厂,加工成米并且注册了商标,去年的大米很快销售一空。此外,他们还把本村其他村民的稻谷收购起来加工成米,前提是他们种的水稻品种要和合作社保持一致(合作社使用的品种来自湛江市农科所,同时农科所也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陈伟胜告诉记者,种田是个严重依赖责任感(到什么时令就得干好这个时令的事情)和经验的活计,只是想拿钱买块地,然后雇人种植,产量和品质基本上很难保证。五个发起人农忙时节全部泥水一身,带动雇佣工人(贫困户)进行精耕细作。

经过一年实验,效果不错,隔壁很多村也想跟其合作,提供土地给他们耕种。目前签了合同的土地,已经到了1100多亩。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租地过程中,合作社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土地所在的村要想租地给他们,必须先开村民会议,村民同意并且完成公事程序后,他们才考虑合作,也有村干部过来跟他们说他们村也有地,希望合作社来租,但合作社如果了解到该村没有征求村民意愿,他们会拒绝合作。陈伟胜表示,万一签了合同,进去施工村民不同意,承受损失的是合作社。可见,合作社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无形中促进了村庄民主决策的发展。

“要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少不了扶贫项目基层民意的合力推动。政策宣传到位,民主决策到位,实惠到位,自然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望。”驻村干部刘亮说。广东省委党校温松博士称,他在基层调研过很多村庄,有些在外打工的农户宁可让分散在各户的耕地丢荒,也不愿转租给他人,导致土地虽然确了权,但要想集中起来规模化耕种障碍重重,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下村村合作社的成功实践无形中促进了村庄民主决策的发展,这也算是意外收获。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上一篇:农村合作社带热乡村游

下一篇:合作社分红 贫困户“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