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农民增收,探索生态农产品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围绕农产品优质优价、乡村生态旅游、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创新绿色金融模式等方面公开征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经单位推荐、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等环节,近日,我省盘锦光合蟹业生态农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盘锦光合蟹业生态农场专注于稻蟹种养,农场总面积3900亩,稻蟹综合种养区3557亩,是北方地区较早试验示范稻蟹种养生产模式的主体,目前已成为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三大模式。农场通过采用稻蟹综合种养标准化管理技术模式,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幅减少,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实现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条追踪溯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场还构建了数字化的河蟹生产养殖模式,实时监控分析农田生产情况,使用无人机进行饲料的精准投喂,节约人工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生态技术手段,其生产的初级农产品水稻和河蟹的收益可达近1100万元,水稻产值平均每亩提高600元,河蟹产值平均每亩提高400元,总体来看每亩净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是水稻单作3倍,是普通稻蟹种养的2倍,农场生态农产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农场还致力于打造集河蟹育、繁、养、加、服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深化联农带农和农、企融合,建立了“公司+农户+基地+服务站”的运营模式,构建了“顾客驱动质量提升循环的农企共赢质量管理模式”。农场还建立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多次承担国家科研及成果转化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其主导品牌“蟹稻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水产品推荐品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被授予辽宁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农场通过以上经营管理技术手段,已带动1.5万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其产出的科研成果现已转化并推广至江苏、天津等12个省市地区,为推动地区农业绿色转型,传承农业生态发展理念作出贡献。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推动我省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对我省生态农场的培育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29家,省级生态农场80家,涵盖超30个品类的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认证,国家级生态农场数量处于全国前十、北方地区前列。在生态农产品价值转化方面,我省积极探索,现已形成包括以沈阳锡伯龙地生态农场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模式、以盘锦光合蟹业生态农场为代表的农业生态修复模式、以大连丰禾生态农场为代表的绿色设施标准化种植模式、以灯塔金康为代表的“养—沼—种—加—销”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以昌图阳宇生态农场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生态模式以及以大连棒棰岛生态农场为代表的“海洋牧场”生态模式。
未来我省将持续践行党中央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指示精神,持续加大生态农场培育力度,积极探索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可推广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推动生态农产品持续转化为农民口袋中的“金山银山”。并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产品内涵和价值的认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促进我省生态农产品价值转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交出辽宁答卷。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