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

春季肉牛防疫要点

环境管理与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垫料和剩余饲料,避免细菌滋生,给牛群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通风干燥:保持圈舍干燥通风,降低湿度和氨气浓度,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
此外及时修复破损地面或围栏,避免牛蹄损伤引发感染。

定期对牛只所用区域与设备进行消毒:场地消毒:每周使用生石灰(10%-20%浓度)或2%火碱溶液喷洒地面和墙面。设备消毒:每天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含氯消毒剂清洗料槽、水槽等用具。

环境消毒:对运动场、排污沟等区域用3%过氧乙酸或复合酚类消毒剂喷洒。

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春季需接种O型、A型口蹄疫双价苗,每头牛肌肉注射2-3ml,免疫期6个月。

牛巴氏杆菌病疫苗:每年3-4月接种牛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多价灭活苗,皮下注射5ml。

牛流行热疫苗:流行区域提前接种弱毒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

其他疫苗:根据当地疫病史,选择性接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BVDV)等疫苗。

疫苗选择: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确保疫苗有批准文号且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要求保存。驱虫管理春季肉牛体内、体外寄生虫相对较多,且比较顽固。应定期进行驱虫工作,可采用注射、口服、体表喷药等方式进行,每次间隔7-15天使用一种方式。春季(3-4月)使用广谱驱虫药(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按体重口服或注射。针对肝片吸虫,可选择氯氰碘柳胺钠(按0.2mg/kg体重)。体外驱虫可喷洒或涂抹驱虫药(如敌百虫溶液)灭杀蜱虫、虱子等体表寄生虫。饲养管理春季气候变化无常,要加强牛舍的保暖工作,防止贼风和穿堂风,特别是倒春寒时要注意保暖。同时,要保证牛舍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污浊影响肉牛健康。
根据牛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统一饲养标准,便于管理。
加强肉牛的运动,有利于新陈代谢和消化,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春季常见疾病防治

牛流行热(三日热)症状表现:突发高热(40℃以上)、流涎、关节肿胀。 
应对措施: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安乃近注射液),抗生素防继发感染(青霉素);加强灭蚊灭蝇,减少传播媒介。

寄生虫病症状表现:
消瘦、贫血、腹泻(球虫)、皮肤瘙痒(疥螨)。
应对措施: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定期轮换驱虫药种类,避免耐药性。

口蹄疫症状表现:口腔、蹄部水疱溃烂、高烧、跛行。 

应对措施:立即隔离病牛,上报兽医部门;全群紧急接种口蹄疫疫苗,污染区域用烧碱或过氧乙酸彻底消毒;对溃烂部位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涂抹碘甘油。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部署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工作

下一篇:执业兽医师的建议:猪场设计这样做,未来省心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