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

平菇因其栽培容易、生长快速、营养价值高和口感好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随着国内市场对平菇的需求日益增长,种植平菇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农户希望尝试种植平菇,下面一起学习一篇高产平菇栽培技术。

一、菇房与培养料准备

要进行规模化的平菇种植,首先需要一个科学合理设计的菇房,可以是闲置的空房或地下室,但地势应尽量高,且需配备必要的设施,如充足、清洁的水源和良好的灌溉排水系统。菇房的墙壁要厚实,有利于保温。

菇房内应设有培养平菇的床架,所有床架都不宜靠墙,需留出约60厘米的空间作为通道。准备完毕后,对菇房内所有工具和角落进行全面消毒,推荐使用甲醛或高锰酸钾,通过熏蒸方式进行消毒。消毒后,准备培养平菇的培养料,通常使用棉籽壳配合石灰制作。先将石灰用清洁水溶解,然后均匀洒在棉籽壳上,用工具搅拌,确保棉籽壳吸收适量水分,培养料便制作完成。

二、播种

平菇的播种方式多样,但最常用且方便的是层播法。首先在种植床架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均匀铺一层培养料,再在培养料上播种平菇,最后在平菇上再铺一层培养料。按照此法循环播种,直至完成所有培养料的铺设,并压平。播种前,需将平菇菌种放入干净容器中,消毒手后掰开菌种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盖农膜以保湿并防止细菌污染,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8月至10月。

三、发菌期管理

在平菇的发育过程中,菌丝发育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需确保湿度和温度控制得当,以避免细菌侵害。播种后10天内,保持培育环境温度在15℃以下。菌种萌发并进入生长期后,要经常检查培养料的温度,如温度过高,需及时揭开农膜进行通风,待温度降至适宜后再覆盖。若发现菌种受污染,应立即在杂菌生长处撒上石灰粉(用量约60%),持续至播种后一个月,培养料中将基本长满菌丝。

四、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每天需进行约一小时的通风,增加菇房内自然温差,促进菌丝实体化。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境湿度至80%,并保持温度在16℃至17℃。

上一篇:扎实做好发展节水农业、养殖业节粮降本增效工作

下一篇:西红柿怎么种植才能高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