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雌花或者幼瓜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逐渐变黄萎缩干枯。南瓜化瓜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当,化瓜率可高达30%-60%,严重影响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环境条件影响
1.光照不足
连阴寡照、栽植过密、茎叶徒长郁闭、架形不合理(棚室内插“人”字架)等,不利于光合作用,同化产物少。
预防措施: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安排密度,合理搭建篱架。
2. 温度不适宜
白天气温过高,超过35℃或低于20℃,叶片的同化产物少;昼夜温差小,夜温高于18℃,呼吸消耗增加,养分积累少。
预防措施:及时绑蔓、打杈、摘心、摘老叶、摘病瓜,改“人”字架为双排梯形架,改善群体内的透光性能;棚室内采用尼龙网或聚乙烯包扎带做架材,以减少遮光;张挂反光幕,改善温室北侧光照条件等。
3. 肥水供给不足
施肥不当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影响光合作用。
预防措施:保证水肥合理供应,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防止偏施氮肥,配合施入磷钾肥和微肥。
4.二氧化碳短缺
棚室密闭不通风,易造成二氧化碳短缺,影响光合作用。
预防措施:要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严冬保温季节要坚持中午通风,补充室内二氧化碳;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5.病虫危害严重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直接危害叶片,造成全叶或整株叶片干枯,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化瓜。蚜虫、白粉虱等害虫通过吸取南瓜叶片汁液和污染叶片,破坏光合作用,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预防措施:南瓜生育期间,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及时防治,使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6.药害危害
不合理用药对南瓜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危害。产生药害后,由于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而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急性药害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天出现明显症状,发展迅速,如变色、斑点、灼伤、凋萎、落叶、落花、化瓜等。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较长时间才引起明显反应,由于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常表现生长发育不良,如长势衰弱或停滞。
预防措施:如叶片或植株受害较重,应及时灌水,增施磷钾肥,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恢复能力。如果喷错药剂,可喷洒大量清水淋洗,并注意排灌。药害严重不能恢复的地块,拔秧换茬。
二、植株管理不当
1.茎叶生长过旺
氮肥过多、叶温偏高、根瓜坐住之前仍按照常规方法充足供应肥水,使茎粗节长,叶片薄大,长势过旺,雌花和幼瓜得不到同化产物而化掉。
措施: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龙头弯曲向下绑,控制长势;顶部喷洒生长抑制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2. 花果生长过旺
植株上的雌花、幼瓜过多,有限的同化产物只能向大瓜或者部分雌花和幼瓜分配,大部分雌花和幼瓜化掉。一是花打顶苗。苗期长期低温干旱所致。二是冬季育苗喷乙烯利或喷乙烯利过量。三是采收根瓜,初瓜期早摘,防止漏采,避免大瓜坠秧。
作者:赵丽丽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