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水稻正处于有效分蘖末期-拔节初期,此时田间管理的重点为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为水稻孕大穗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
(一)控制无效分蘖
水稻的分蘖只有长出第3叶时自身才开始发根,可以不依赖母茎独立生活,所以,拔节前新生的分蘖至少要达到3叶才能安全成穗,对于不足3叶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应控其生长,将营养全部供应给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可采取以下方法:
1、长势过旺、叶色浓绿发黑、每平方米水稻主茎和分蘖数达到450棵以上的地块,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标准:土面产生细小裂纹,稻苗颜色明显变淡,一般晒一周左右为宜。
2、对长势差、分蘖不足的地块,采取深灌水控制无效分蘖。
(二)及时追施穗肥
今年全省来看,水稻插秧晚,分蘖数不及往年,为了加快秧苗生长,很多农户过量施用氮肥,施氮肥多集中在分蘖期,很有可能出现出穗推迟,成熟度下降现象,根据这种情况,建议要依据水稻叶色变化、前期施肥量等因素,追施适量氮肥和钾肥。
1. 穗肥的作用
施孕穗肥可以促进形成大穗,调节叶片氮和钾的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千粒重。获得高产。水稻孕穗时,如果能结合防虫防病。
2. 穗肥的施用时期
如果用叶龄来判断,11片叶、12片叶叶和13片叶的水稻品种,当倒二叶露尖到倒二叶长出一半时,是施孕穗肥的最佳时期。也可用扒穗的方法确定孕穗肥施用时间。拔出主茎,看主茎里面孕穗长度达到0.2—1公分时,及时施孕穗肥肥!。11~12片叶品种,多数在7月1—5日施孕穗肥,把主茎上面的茎叶拔出来,如果有幼穗形成,包着幼穗的叶片就是剑叶,包着剑叶的叶片就是倒二叶。确定多数倒2叶露尖就可以施孕穗肥。
3. 施肥量
孕穗肥,一般每公顷用60%氯化钾200斤。根据长势可以每公顷加尿素100—120斤(用2斤硫酸铵,可替换1斤尿素),也可以用60斤尿素,加100斤硫酸铵,加200斤氯化钾一起施入。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