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农业 资讯内容

网易新闻

原标题:雪山下种出热带水果 火龙果开启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11月22日讯 火龙果是典型的热带水果,令人惊奇的是,在迪庆,雪山下也种出了火龙果,这不仅让当地人在惊喜中有了“口福”,也给江边村的农户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果子还在树上就被订购完了

隆冬时节的迪庆高原,巍巍的雪山早已白雪皑皑。而位于金沙江畔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江边村,一个个丰硕而火红的火龙果挂满枝头,与远处的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相映成趣。

 

雪山下种出热带水果 火龙果开启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火龙果树边,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杨学功正忙着在基地管护。“我种植的4亩多火龙果都进入了丰果期,今年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果子基本还在果树上就被客商订购完了。明后年随着果树的成长产量还会增加,预计丰产时每亩红龙果产量可达5000至6000公斤,火龙果将成为江边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杨学功说。

为种火龙果到处学技术

据了解,江边村属干热河谷气候,气温高、水分少、土壤含沙量高,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当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农户收入一直很低,这让村总支书记杨国峰和时任村主任的杨学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杨国峰和杨学功通过多次考察学习后,认为江边村必须要选择耐干旱的优势产业,通过多次研究和论证后,最终选择了火龙果种植。

说干就干!

为了全面系统的掌握火龙果种植技术,2013年,杨学功几乎跑遍了省内的种植基地,他还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学习考察。随后,杨学功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投资20多万元,用自己的四亩地,来作火龙果种植的“试验田”。

 

雪山下种出热带水果 火龙果开启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在雪山下种火龙果,村里的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更有人认为杨学功是在异想天开。

2014年,江边村的火龙果基地开始试种。种植过程中,杨学功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田地里边学习边实践,不惜重金请来种植专家手把手学习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多的精心种植管理,红龙果长势良好,2016年开始挂果,一亩产量就有1000斤左右,当时的市场价一斤10元钱, 4亩地收入有4万多块钱。

这里要打造火龙果之乡

种植火龙果成功后,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杨学功成立了香格里拉香玉特色种植有限公司,承包了村里的40亩土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火龙果,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公司按照每年每亩650元租用群众耕地,村里的土地被流转后,公司还主动让当地贫困户群众到火龙果基地务工,务工收入人均每年2万余元。

杨学功说,“火龙果的观赏性也很强,前来大棚游玩采摘的人也非常多。下一步准备搞一个农业观光旅游的好项目,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看到杨学功的尝试有了回报,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也放心地跟着种了起来。现在,江边村的火龙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4亩扩大到了134亩。

46岁的李国军今年3月把家中的4亩土地流转给了火龙果种植公司,来到基地做工,“租给他们每亩有650元,还有年薪两万元,再加上我家的羊粪公司20元一袋回收,一年下来接近三万元,如果我们种地每年只有7000元。”对未来的生活,尝到甜头的李国军信心满满,“像这样下去,过几年就养得起车了,可以圆自己一个购车梦。”

如今,江边村打算再扩大两百多亩火龙果的种植规模,覆盖江边村的6个村民小组,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千亩火龙果,把江边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火龙果之乡。

上一篇:陈锡文:2018年水稻每亩补贴100-150元,取消最低收购政策!你怎么看?

下一篇:中办国办印发意见:一个“主要”、七个“加大”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