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

合理补水,是保证设施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春季气温低,蔬菜补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

一、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补水应安排在上午进行,此期棚温逐渐升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过早过晚补水,温度低湿度大,易引起蔬菜冻害。

三、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浇水应有侧重。棚内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上一篇:四部门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有关工作

下一篇: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