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蝇子是灰地种蝇。灰地种蝇又名根蛆,属于双翅目花蝇科的昆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禾本科和葫芦科作物,在瓜类上为害的主要是灰地种蝇。该虫以幼虫蛀食瓜类萌动的种子或幼苗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
该虫每年发生2-5代,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在25℃以上19天即可完成一代。当春季地温达到17℃时,完成一代需42天。该虫不耐高温,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70%的卵不能孵化,幼虫及蛹亦会死亡。
种蝇成虫喜白天活动,幼虫多在土表下或幼茎里活动,从植株下胚轴蛀入,由下向上为害,致幼苗倒伏死亡。幼虫还能为害种芽,引致种子未出土即腐烂,是瓜类育苗期为害的主要害虫。
防治办法:
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
2、成虫产卵高峰及幼虫孵化盛期,及时防治。一是糖醋液诱杀。糖:醋:水=1:1:2.5,再加少量敌百虫拌匀置于大碗等容器中加盖,白天开盖诱杀成虫;二是成虫发生期,地面喷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3000倍、20%菊·马乳油或氯马乳油2500倍喷雾,7天一次,连喷2-3次;三是幼虫已经蛀入幼根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或25%爱士卡乳油1200倍灌根。
3、播前药剂处理种子、土壤。播种前基质或者土壤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入25-30公斤细土,拌匀制成毒土,撒于苗床畦面,耙耱均匀。或混于厩肥中,结合灌水施入畦面。
4、药剂拌种。药剂(50%辛硫磷可湿性粉):水:种子=1:(30-40倍):(400-500克)。
5、毒饵诱杀。每亩用25%-50%辛硫磷胶囊剂150克-250克,拌小麦或谷子5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拌麦麸等饵料3-4公斤,撒于苗床植株行间,诱杀成虫。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灌根防治幼虫。
当前正是瓜类育苗的高峰期,采用工厂化的基质育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劳动力,而且能保证育苗的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调运基质前要摸清基质产地病害的分布,以免带入十字花科根肿病、瓜类苗期猝倒病、根腐病和种蝇。同时,播种前一定要做好基质的高温消毒和药剂处理,以防病虫害在苗床上的发生。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