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稻穗颈瘟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全省水稻病虫害测报点调查情况,结合气象、生态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全省水稻穗颈瘟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辽河流域稻区局部偏施氮肥、贪青晚熟和感病品种地块以及辽宁东南部稻区一旦气象条件适宜,有可能出现穗颈瘟大流行。全省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
一、预报依据
1.当前水稻叶瘟病发生情况
据调查,7月上旬,受降水偏多等因素影响,全省大部分稻区水稻叶瘟病发展较快,盘锦地区调查平均病叶率在0.5%左右,严重地块可达60%;沈阳地区病叶率0.1%-1%之间,最高达30%以上;丹东地区平均病叶率在1%-2%之间,严重地块在40%以上。其它稻区叶瘟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为下一阶段穗颈瘟的发生积累了充足菌源。
2.气象条件适宜水稻穗颈瘟发
预计2021年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73-18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月平均气温为23.6-24.2℃,较常年同期偏高0.2-0.8℃。8月中下旬,将有1-2个北上台风影响辽宁省。由于田间湿度大、温差大等气象条件持续,对穗颈瘟的发生较为有利。
二、防治建议
穗颈瘟的防治必须坚持“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 的原则。要抓住水稻破口前与齐穗期穗颈瘟防治关键时期,集中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药剂可以选用40%稻瘟灵乳油66.5-100克/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7克/亩;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56-73毫升/亩;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2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亩;22%春雷?三环唑悬可湿性粉剂50-60毫升/亩;20%井?烯?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90克/亩;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40-60毫升/亩;18%三环?烯唑醇悬浮剂40-50克/亩等。
上述药剂兑水均匀喷雾。施药要避开水稻开花授粉时段,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喷药为宜,以免影响水稻授粉。隔7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用药2-3次。若喷药后4小时内降雨,药液被冲洗,等雨后天晴要及时补喷,或加入优质增效剂,以保证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它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也叫烂脚瘟、花杆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是立枯丝核菌。水稻病原菌在田埂的土壤和水稻残茬上越冬。纹枯病病斑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上,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杆,也能蔓延至穗部。纹枯病很容易导致水稻早衰和倒伏,形成较多的瘪粒,造成水稻减产。
在水稻栽培的所有病害中,除了稻瘟病以外,纹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最大病害。有些年份,减产程度都超过了稻瘟病。
如果防治不利,减产严重。近几年水稻纹枯病普遍发生严重,虽然不能造成水稻绝产,但是,有纹枯病发生的地块普遍减产。只是病害程度不同,减产程度不同而已!
凡是做过纹枯病预防的水稻田块,水稻的抗倒性就强,籽粒也饱满,水稻就增产。不做药物杀菌预防的,发生了水稻纹枯病,水稻就早衰,空瘪粒多,水稻就可能严重减产。可以在水稻拔节和孕穗期用药防治。可用噻呋酰胺、稻胺醇、拿敌稳、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二、胡麻斑病
病斑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为芝麻粒大小的褐色小点,病斑比较密集,逐渐扩大为椭圆斑。多发生在植株缺氮、缺钾的冷浸田里的叶片上。胡麻斑病虽然易发生在缺氮缺钾长势弱稻株上,但是它不是生理病害。它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属真菌病害。水稻孕穗期缺氮缺钾容易发生胡麻斑病。前期施氮、钾肥少的地块,可以在施孕穗肥时增施氮肥和钾肥。发病严重的可以用药物防治,防治稻瘟病的药剂都能防治胡麻斑病。
三、细菌性褐斑病
细菌性褐斑病多数在水稻倒2叶前后发病,主要表现是红叶尖儿。是细菌侵染造成的。多发生在氮肥大的田块,尤其以长粒品种水稻发病较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连阴天又刮大风的情况下,在孕穗期,极易发生细菌性褐斑病。主要是在倒3叶、倒2叶前后发病较重。主要表现为先红叶尖,连阴天和大风过后,水稻叶尖的红色条斑逐渐向叶片迅速扩展。可能在几天内,全田都变成红色。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水稻产量。在水稻孕穗期可以用络氨铜、春雷霉素或链霉素防治。
四、褐变穗
褐变穗是由链格孢属的真菌引起的病害。水稻叶片上没有病斑,抽出穗来,稻粒变成红褐色或黑褐色。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别影响水稻种子的外观品相和内在大米的品质。必须在水稻出穗前后做好预防。每公顷可以用3%的多抗霉素水剂1200—1500毫升。或每公顷用3%多抗霉素水剂1200毫升加50%异菌脲悬浮剂11—15毫升,兑水225升喷雾
五、鞘腐病
鞘腐病主要发生在剑叶叶鞘上,初生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为不定形、颜色深浅不同的褐色斑块,中部有黄褐色斑,重者扩展到全部剑叶叶鞘。抽穗早的全部颖壳均匀绿色,抽穗迟的稻穗上部颖壳仍为绿色,而下部颖壳变褐以至全穗颖壳变褐。可用施保克,稻胺醇,多菌灵,拿敌稳防治。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