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

1、地温低、发芽慢,容易粉种、坏种,造成缺苗断垄。
2、墒情差,出现“夹干土”,造成大小苗不齐。
3、玉米苗生长缓慢,幼芽在土壤中停留时间过长,玉米易感染“丝黑穗”。
4、苗龄不一致,喷施除草剂时易出现药害。
5、散粉期不同,容易出现玉米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
6、小苗、弱苗受大苗“欺负”,生育期不足,成熟度不好,降低粮食品质。
那么,如何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呢?
1、种子包衣,避免白籽下地。选用高效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多种苗期病害和虫害,有利于实现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cm厚,连续晒2~3天。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害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
温馨提示:当气温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
3、 根据温度条件,适时播种。生产上常以耕作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的时间,作为玉米开始播种的指标。但要根据天气变化趋势灵活掌握,一般要在冷空气结束,暖空气到来前(冷尾暖头)开始播种。
4、 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的地及块,可适当浅播(土壤相对含水量75%),播种深度2-3cm;土壤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播种深度3-5cm。春旱年份播种深度应该对比正常年份深1-2cm。覆土后须及时镇压。土壤墒情差的地块,播种后要及时镇压。
5、 深种浅覆土。当地表干土层达到6-9cm时,可加大开沟深度,将种子播在湿土层,然后浅盖土,适当镇压。
6、 在播种时,要采取侧深施肥方式施肥(施肥深度达10-12cm),使种、肥得到充分隔离,避免化肥对萌发的玉米种子、幼芽造成伤害,导致缺苗断垄。使用农家肥时,也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入。

上一篇:2020年种植业生产关键技术(四)

下一篇:国务院:对贫困人口、低保和失业人员加大帮扶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