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人口“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乡村田园环境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要挖掘乡村康养的特质和潜力,让更多人乐于回到乡村,同时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
要点一:搞清楚乡村康养主要需求人群有哪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老龄化现象突显,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对于乡村康养的需求日益增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大客群:
1. 学生客群
学生客群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养心”需求,具体来说有两种:一是求知,二是游乐。尤其是随着研学旅行越来越被重视,研学旅行市场也越来越具潜力,乡村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认识农业、了解大自然的途径。针对这一客群,应提供科普教育相关旅游产品,寓教于乐。
2. 白领客群
白领客群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养生”需求,他们久居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休闲运动少……针对这一客群,应提供田园骑行、节庆参与、养生斋宿等旅游产品,让他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乡村的山水田园之间,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调节自己的健康状态,感受淳朴的乡土人文。
3. 银发客群
银发客群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养老”需求,该群体为老年人,他们渴望悠然自得的生活,天然绿色的食物、静谧灵秀的环境,和睦热心的邻里……针对这一客群,应提供农耕体验、有机食材、邻里宴会、老年太极等产品,他们可以体验劳作的快乐,感受邻里的热情,享受健康的生活。
要点二:如何开发建设乡村康养?
(一)开发类型
1. 资源驱动型
乡村本身有著名的地理标识性农产品,可以根据农产品开发系列美食康养;有些长寿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中医等健康养生,结合养老民宿,发展中长期的家庭养老机构,适合作田园长寿文化康养开发等等。
2. 医养植入型
乡村本身无明显特色资源,适合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的开发。生态养生型要求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乡村生态环境,同时培育和引导康养业态,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医养结合型需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种植产业链或形成医药产业小镇等。
3. 综合开发型
通过对康养主题的强化,对乡村进行多元化开发,形成以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集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康养综合体。
(二)选址要点
为满足康养度假的功能,乡村康养项目对于气候、光照、植被、空气等自然环境要求较高,有森林、温泉、滨海、滨湖、田园等资源为依托更好。具体而言,可以优选以下地方:
建设原则:
一是保护农业耕地,体现农业特色,提升农业效益,坚持产业支撑。
二是保护农民权益,引导农民参与,挖掘乡土文化,提升乡村环境。
三是使用生态能源,完善配套设施,提供贴心服务,健全公益组织,创建和谐社区。
四是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创新运营机制,放大业主权益,注重示范带动。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