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热点案例 防治 资讯内容

症状发病条件 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空气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多雨潮湿、雾大露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利于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树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也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病害发生前,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注意用保护杀菌剂代森锰锌、代森锌等进行预防,初见病斑或在病害多发期,应用药剂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百菌清烟剂、氟吗啉锰锌、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等。喷药时要均匀周到,叶子正、背面均匀喷洒,重点是病叶的叶背霉层,此外对上部健康叶片进行喷药保护。霜霉病1.png

上一篇:水稻抽穗后不可忽略的四大管理要点!

下一篇:葡萄白腐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