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农业 资讯内容

来源:农业科技报

本网渭南讯  “今年我把房也盖了,自己掏了6万多元,政府给我补贴了2.58万元,多年来的一块心病终于解决了。”说起这些,家住陕西省华阴市罗敷镇桥营村的贫困户万旺孜满脸的满足与幸福,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桥营村在产业帮扶中切实把工作做实、做成、做精、做强,真正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走进扶贫产业园区,华阴市财政局党委副书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少鹏向记者介绍,桥营村成立了鲲鹏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建成温室大棚21座(占地58亩),以种植西红柿、圣女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引进种植哈萨克斯坦新型杏,未来将以采摘园形式面市。对有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的贫困户、村民,合作社预计每年分红不低于3500元。

 

 

上一篇:蔬菜“水”里长 LED 灯当“太阳”

下一篇:农民日报四论乡村振兴:靠什么人来建设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