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曳璎珞,苞香十里。这里是辽宁的玉米之乡,辽北金纱帐——铁岭。
辕辙深深,印记几度春秋;石臼沉沉,捣碾多少粮作。铁岭玉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虽底蕴深厚,却长期受限于小农经济的格局。建国后,铁岭农业踏上励精图治之路:一边持续改进耕种技术,靠人耕畜拉深耕每一寸土地;一边用黄泥苇帘搭建简易粮仓,在点滴积累中,为日后“辽北粮仓”的地位筑牢根基。惊雷滚滚,改革掀起产业波澜;机杼声声,粮田迎来产量递增。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制落地生根,瞬间点燃铁岭农户的生产热情;先进农业理念与技术随之不断涌入,尤其是在高机械普及率的加持下,铁岭玉米产量逐年攀升,成为辽宁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标杆。截至2023年,产粮大县昌图已连续12年斩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昌图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201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2017年,再获“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殊荣。硕果累累,不忘“三农”初心;前路迢迢,正乘智慧东风。如今再探辽宁铁岭的仓廪之境,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已然展开——当地已搭建起“耕、种、收、存、售”全链条产业体系。北斗导航让播种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无人机单日可完成千亩玉米植保作业,智能仓储系统实时监测粮堆,这些智能设备正合力推动辽北玉米产业,迈向现代化农业的新征程。铁岭玉米不仅有量的保障,更有质的担当。品种多样,黄的,白的,花的;甜的,糯的,香的,总有一款迎合您的味蕾。颗粒饱满,琥珀含光。鲜食玉米清煮后,蒸汽中都是暖阳的馨香。轻咬一口,软糯的肉质在唇齿间缠绵,迸溅的清甜浆汁,仿佛将辽北黑土的丰饶与夏日的阳光在口腔中一并融化。质朴的甘醇,引人沉醉于自然纯净的田园之美。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