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信息速递 资讯内容

   夏汛将至,看着河沟两岸整齐的“石笼子”,辽宁省抚顺市的许多农户终于不用为雨季忧心。被当地人称作“石笼子”的就是农田防护工程中使用的固滨笼防护措施,用铁丝编织成网箱,填入块石做成石笼,大石头垫底,小石子填缝,既透水又固土,暴雨时能有力削减水流的冲击。

   抚顺当地有句顺口溜:“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说的就是当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全市坡耕地面积较大,由于山区夏季降雨后雨水快速汇集,短时间内很容易形成流速快、流量大的“牤牛水”,当地农民曾长期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

   改变从2019年开始,抚顺市因地制宜,创新探索适合山区丘陵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提出“防洪减灾、生态环保”的生态治理理念,促进全市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耕地质量持续提升。6年来,全市共实施项目98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20.9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比例达66.7%。

   解决“水陆两用”难题

   抚顺的变化,要从路说起。抚顺市抚顺县汤图乡庄家村党支部书记肇涛至今仍记得,以前通往田间的2公里路全是草甸子,至少要走半小时,赶上下雨涨水,只能穿着雨鞋在沟里走,被当地村民戏称为“水陆两用”。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汤图乡庄家村平坦的机耕路。

   转机出现在2022年,抚顺市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下辖的抚顺县因地制宜推动机耕路建设与侵蚀沟治理同步实施,庄家村被纳入其中。工程队开进田间,用铁丝石笼筑起护岸,机耕路铺上了混凝土,蜿蜒伸向丘陵深处……

    “现在机耕路修好了,骑电动车5分钟就能到地头,以前是牛马打垄,如今机械化率能达到70%以上。有了‘石笼子’,雨水顺着排水沟走,土和庄稼都保住了,效果老好了!”肇涛的东北口音里透着自豪,更让他惊喜的是,原本被侵蚀沟蚕食的边角地,经治理多出了不少耕地。截至2023年6月底,抚顺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25万亩,在全市率先完成“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

上一篇:斑兰飘香 林下生“金”

下一篇: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