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至,春油菜播种即将全面展开。据气象监测,今年春油菜播种期墒情较好,降水较往年偏多2-3成,平均气温偏低1℃-2℃,有利于适墒播种。各地应抓好早备耕、早播种、早防治,重点围绕选种、播种、施肥、除草、防虫、防病、收获等生产关键节点,切实做好春油菜生产各项农技推广工作,为全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打牢技术基础。
一、备耕选种
油菜种植轮作倒茬应选择非十字花科作物茬口。备好肥料、种子以及翻耕播种镇压等农机装备。根据不同区域光温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高产、高油、宜机收品种。青海、甘肃、四川等海拔2900米以上区域,选择春性特早熟甘蓝型或早熟白菜型品种,海拔2700—2900米区域选择早熟甘蓝型杂交品种,海拔2700米以下区域可选择中晚熟杂交品种;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河北坝上春油菜区选择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好的中晚熟杂交甘蓝型品种;甘肃、山西、内蒙古西部等干旱山区选择耐寒、耐旱、耐瘠薄的早熟甘蓝型杂交品种或早熟芥菜型品种。
二、抢墒播种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抢墒播种并镇压,利于防风保墒促进出苗。播种深度约2厘米。中晚熟品种亩用种量350-500克,干旱无灌溉地区亩保苗3-4万株,有灌溉条件或雨水较多地区亩保苗2-3万株;早熟品种亩用种量500-600克,亩保苗5-6万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亩用种量1000-1500克,亩保苗15-18万株。建议播种前采用噻虫嗪+咯菌腈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苗期霜霉病、根腐病、跳甲、茎象甲等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三、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推荐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后期追肥投入。早熟品种目标亩产150公斤,每亩需基施专用缓释肥30-40公斤;中晚熟品种目标亩产200公斤,每亩需基施专用缓释肥40-50公斤。若采取“基追”结合方式,一般每亩施纯氮9-12公斤、五氧化二磷11-14公斤、氧化钾5-7公斤、硼砂0.75公斤、硫酸锌1公斤,并将氮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肥、钾肥、硼肥、锌肥用作基肥施用,20%-30%的氮肥用作苗肥,10%-20%的氮肥用作薹肥,高产田块可酌情追施1-2公斤氧化钾。
四、防治病虫草害
坚持治早治小、精准防控的原则,提高防治效果。防除草害,优先采用封闭除草,在土壤表面均匀喷施氟乐灵浅耙后播种;其次在播后苗前采用化学除草,播后5-7天,杂草出苗快、密度较大且油菜没出苗的地块,可喷施草甘膦或草铵膦等药剂进行苗前除草。对封闭除草效果不好或杂草多的田块,可在春油菜5-6叶期、杂草3-5叶期,根据不同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进行苗期茎叶喷雾除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喹禾灵乳油或烯草酮,阔叶杂草可选用草除灵悬浮剂+二氯吡啶酸+有机硅兑水茎叶喷施防除。积极推广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提高除草效率。防治虫害,在蕾薹-初花期、角果期喷施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害虫。注意农药交替施用,减少害虫抗药性。防治病害,在初花期使用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咪鲜胺锰盐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
五、减损收获
因地制宜采用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推广中小型联合收获机械和人工割晒+机械脱粒技术,联合收获在油菜植株95%枯黄时进行,早晨和傍晚收获可降低收获损失率;规模较大地块推广中大型机械进行机械割晒+拾禾脱粒的分段收获,在油菜黄熟期进行割晒,当全田70%油菜分枝角果茎部开始退绿变黄,叶片基本落光,主花序80%角果转为黄色,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的种皮由绿转红褐色,主花序角果籽粒含水量降到35%,籽粒呈本品种固有颜色时,为最佳割晒期。割晒后籽粒水分降至18-20%,即可拾禾脱粒,要避开中午高温干燥天气,在早晚时段抢时拾禾。
来源:经济作物技术处
12316今日热点
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