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症状:草莓芽枯病主要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龄叶、果柄、短缩茎等。植株基部染病,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线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叶柄基部和托叶染病,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机,并逐渐青枯萎倒。新芽和蕾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果实染病,表面产生暗褐色不规则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急性发病时植株呈猝倒状。

11111.jpg

草莓芽枯病图示

传播方式: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随带病秧苗和病土传播为主。露地栽培时以春季发病为主要时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2~25℃,在肥大水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病。保护地温度高,通风不良,湿度大,栽植过密容易导致病害蔓延。

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避免深栽密植,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棚内湿气滞留,尽量增加光照。

2、发现病苗及时连土一起挖出集中销毁。

预防:将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治疗:按青枯立克500倍液稀释使用,病害严重时,适当加大用药量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