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玉米蚜虫又叫玉米缢管蚜,麦麦蚰、腻虫、蚁虫等,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雀稗等,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

 

1.jpg

玉米蚜虫(图示)

 

(一)玉米蚜虫为害特点

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严重受害时,甚至死苗。玉米抽穗后,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穗期除刺吸汁液外,蚜虫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起减产。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

 

(二)玉米蚜虫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若蚜体深绿色,成蚜为暗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体表有网纹。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基部周围有黑色的晕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深绿色,头、胸黑色发亮,复眼为暗红褐色,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翅透明,前翅中脉分为二叉,足为黑色;腹管为圆筒形,端部呈瓶口状,暗绿色且较短;尾片两侧各着生刚毛2根卵椭圆形。

(三)玉米蚜虫发生现律

一年发生20代左右,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为害。6月下旬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夏玉米,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迅速增殖。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8月下旬末天敌大量出现,气候干燥凉爽,蚜量急剧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

(四)玉米蚜虫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采用麦垄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药剂拌种,玉米播种前,可用70%毗虫啡湿拌种剂420-490g/100kg种子、5.4%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8-180g/100kg种子拌种,减少蚜虫的为害。

1、喷雾。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BT乳剂每667平方米200毫升,加水30公斤;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

2、根区施药。用30%克百威颗粒剂,每667平方米拌细土10-15公斤,掌握玉米蚜初发阶段,在植株根区周围开沟埋施,药效长达30天左右。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