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农业 资讯内容

地膜的作用。何时揭膜。
1、覆盖地膜目的是增温保墒,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分蘖。
2、一般情况下在水稻秧苗立针期(30%第一完全叶露尖),也就是在播后5-7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呈针状,约2厘米左右)。农户常说的水稻秧苗80%见绿时揭膜。
3、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4、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如果揭膜水不足,蒸发过多,墒情较差,必须浇透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秧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各时期通风
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结合苗床温度管理的“2、5、8”原则进行通风,使其大棚温度控制在要求之内。
1.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8℃(一般22~25℃),在晴好天气提早通风炼苗,棚布不要落到底,最好是肩部通风炼苗。
2.5叶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5℃(一般20~22℃),若超过25℃易造成早穗现象,根据天气情况加大通风。
3叶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最低温度高于10摄氏度的情况下,逐渐转入昼夜通风炼苗。插秧前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可以撤棚,等待插秧。

三、通风注意事项
1、小苗通风应背风肩部放风,大苗可大通风,尽可能早通风。在早5 :30分左右。
2、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塑料膜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吹到秧苗。
3、外界最低温度如果低于10℃,下午3点左右提早关棚保温。
4、防御低温冷害。外界最低温度若是低于0℃时,要求必须采取增温措施,如加炭火盆、煤气罐、热灯泡、烟雾弹等。如遇低温冻害发生,应早晨提早通风,缓解冻叶萎蔫。
5、根据昼夜温差放风:温差过大放风时间以短为宜;温差小时可以增加放风时间。
6、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培育壮苗。

(希望的田野上)

上一篇:育秧过程中易出的问题

下一篇:农地制度改革看点:土地承包再延30年 宅基地分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