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一)大豆猝倒病的症状表现

两种真菌主要侵染幼苗的茎基部,近地表的幼茎发病初现水渍状条斑,后病部变软缢缩,呈黑褐色,病苗很快倒折、枯死。根部受害后初呈不规则形褐色斑点,严重的引起根腐,地上部茎叶萎蔫或黄化。注意种植环境和施肥方式以及使用农药皆可防止该病。

 

1.jpg

大豆猝倒病病症(图示)

 

 

(二)大豆猝倒病防治方法

1、整地理墒。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技术。下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选用抗病品种,用酌量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加新高脂膜拌种,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强植株通透性。

2、田间管理。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避免偏施氮肥,培育壮苗。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地表湿度过大。要在花蕾期、幼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

3、农业防治。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种植大豆田块酸碱度呈微碱性,用量每亩施生石灰50-100kg。苗期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严防湿度过高,时间宜在上午进行。

4、药剂防治。做好田间监测,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18%甲霜胺·锰锌可湿粉、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加新高脂膜,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