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症状:草莓灰霉病主要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草莓灰霉病.jpg

草莓灰霉病图示

传播方式: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勿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避免大水漫溉,雨后及时排水。

2、大棚要做好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晴天太阳出来即应开棚通风。

3、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

4、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花序显露至花末期可选用50%烟霉胺(凯泽)1200倍、或35%腐霉利800倍、或40%嘧霉胺(灰利脱)1000倍均匀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每隔10-15天防治一次(病情严重时7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花期喷药应避开草莓花授粉时间,晴天可在上午10时前进行;阴雨天空气湿度高时,最好选用10%腐霉利200克/亩进行熏蒸防治。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