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大豆根腐病是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根部病害。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1.jpg

大豆根腐病病症(图示)

 

(一)田间症状:

大豆根腐病的症状有三种:1.种子腐烂:受害种子变软,不能萌发,且表面生有白色霉层。2.种子萌发后腐烂:幼芽变褐并畸形,最后枯死腐烂。3.幼苗根腐:在根部产生不规则形浅褐色病斑,凹陷或不凹陷,常环绕根茎在高湿条件下呈水液状,也可产生梭形红褐色或暗褐色大斑、暗褐色条斑,成条状纵向排列或主根和侧根变黑、腐烂。 

(二)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与玉米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实行垄作栽培:生育期间及时中耕管理,及时趟地培土到子叶节,利于增温、降湿,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新根的形成,减轻病情。

3、调整播期和播深:根据土壤温度回升情况决定播期,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在保墒好的前提下,播深尽可能不超过5厘米。

4、平衡施肥:合理补充叶面肥,安全使用农药,保苗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三)药剂防治
    每100千克种子用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500毫升。防治根腐病,并对大豆根潜蝇、地老虎、大豆胞囊线虫病等有一定防效。

每100千克种子用2.5%咯菌腈150-200毫升,防治由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

每100千克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毫升+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20毫升。防治由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疫霉菌引起的根部病害。

由于药剂拌种后,药效只能维持15-25天,一定要采取中耕培土措施,以利于侧生新根形成,利于防病。含有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衣剂易产生药害,低含量多克福种衣剂配比不合理,不推荐使用。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