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在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为害的为中国梨木虱,有的年份极为严重。

为害状:成虫、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这些粘液可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隐藏在中间为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当有若虫大量发生时,若虫大部分钻到蚜唱害的卷叶内为害,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

 形态特征:冬型成虫黑褐色,夏型成虫黄绿色至淡;卵一端稍尖具有细柄。越冬成虫早春产卵,夏季卵均为乳白色。若虫,体扁椭圆形。初孵若虫淡,夏季各代若虫体色随虫体变化由乳白色变为绿色,老若虫绿色。

 

12127.jpg

 

1.jpg

梨木虱图示

 

生活史及习性:在黄河故道地区一年发生5~7代。以成虫在树枝上或树皮裂缝、落叶杂草及土隙中越冬。成虫出蛰后先集中到新梢上取食为害,交尾产卵。第一代卵出现于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蜇盛期正是第一代卵出现的初期,这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期。此时,成虫暴露在枝条上,进行连续防治效果非常好。越冬成虫活泼善跳,卵主要产在短果枝的叶痕上,呈线型排列,以后各代卵大多产在叶片中脉沟内,且分泌大量糖蜜状粘液,易生黑霉。以后世代重叠,各种虫态同时存在。梨木虱的发生程度与湿度关系极大,干旱季节发生重,降雨季节发生轻。重要天敌有:小花蝽、瓢虫及寄生蜂。

防治方法:1、冬季刮粗皮,扫落叶,消灭越冬虫源。2、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药,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5%阿维虫清5000倍液等。3、在第一代若虫发生期(约谢花3/4时),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前后)可选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光)3000倍液,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28%硫氰乳油2000倍液等。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