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

 

1.jpg

玉米小斑病病症(图示)

 

(一)玉米小斑病症状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二)发病规律

小斑病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长蠕孢属。现已知有两个生理小种。“0”小种分布最广,主要侵害叶片;“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玉米有专一的侵 害能力,可以侵入花丝、籽粒、穗轴等,使果穗变成灰黑色造成严重减产。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风力和雨水的飞溅传播,在田间形成再次侵染。其发病轻重,和品种、气候、菌源量、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抗病力弱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以及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

(三)发病条件

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如掖单4号、掖单2号和3号、沈单7号、丹玉16号、农大60、农大3138、等。

(2)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