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

在水稻发病初病斑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到,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1.jpg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原因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台风暴雨造成伤口,过后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细菌性条斑病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自生稻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等传播。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方法

老病区要在本次台风暴雨后对中、晚稻进行一次全面药剂预防,对已发生的田块要在大田发病初期,选用氯溴异氰脲酸、噻菌铜、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力求做到发现一点打一块,发现一块打一片。病田生产的种子单收、单存,严防与无病种子混杂。只有零星病叶的轻病田,种子必须经消毒处理后,严格控制在病区使用,其他病田种子一律改做粮食,不准作种用。病稻草作燃料烧掉。

内容